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Vegetable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DB32/T 1013-2019)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蔬菜基地的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和高效管理。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规划与选址
标准指出,蔬菜基地的选址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交通便利程度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具体而言,基地应当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源的地方。此外,还强调了基地周边环境的重要性,要求远离工业区、垃圾场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区域,确保水源清洁,空气质量良好。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蔬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在道路布局上,要求主干道宽度不低于4米,次干道宽度不低于3米,并且要保证道路畅通无阻,便于机械作业和运输车辆通行。其次,灌溉系统的设计需符合节水灌溉的原则,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再次,电力供应设施的设置也至关重要,需满足农业生产用电需求,并配备必要的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情况。
生产管理
在生产管理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倡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等非化学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对于确实需要使用的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另外,还鼓励采用轮作制度和生物多样性种植模式,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该标准的一个重点内容。一方面,要求加强废弃物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塑料薄膜、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基地内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蔬菜基地建设管理规范》(DB32/T 1013-2019)为蔬菜生产基地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方针,从选址到建设再到后期管理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不仅有利于提升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