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常见松子仁的鉴别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指标检测及主要特征描述。本文件适用于松子仁的质量控制、市场监督及消费者鉴别。
Title:Common Pine Nut Identification - DB21/T 3340-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40—2020《常见松子仁鉴别》是一项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松子仁的鉴别方法,确保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松子仁”的定义,即从松科植物种子中提取出的可食用部分。这一定义为后续的鉴别工作提供了基础,确保所有检测对象符合基本属性。
感官要求
在感官要求部分,标准对松子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进行了规定:
- 颜色:应呈自然浅黄色至棕黄色,无明显黑斑或变色现象。
- 形状:完整无损,颗粒均匀。
- 气味:具有松子特有的清香气味,不得有酸败或其他异味。
这些感官指标帮助消费者直观判断产品是否新鲜及质量优劣。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脂肪含量以及杂质限量等:
-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以保证松子仁的储存稳定性。
- 脂肪含量:通常应在50%-60%之间,过高可能表明加工不当或掺杂了其他油脂类物质。
- 杂质限量:每千克松子仁中的非松子类物质不得超过0.5克。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有效区分优质与劣质产品,防止掺假行为的发生。
卫生指标
卫生安全是食品质量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本标准特别强调了铅、镉等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的最大允许量。例如,铅含量不得超过0.2mg/kg,镉含量不得超过0.1mg/kg。此外,还要求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B1等有害物质。
检测方法
对于上述各项指标的具体测定方法,在标准附录中均有详细的说明。比如采用烘干法测量水分含量;使用索氏提取器结合重量法测定脂肪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浓度等。
总之,《常见松子仁鉴别》不仅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产品质量控制依据,也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抽查提供了技术支持。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提高市场上松子仁的整体品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