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荔带把肘子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及要求、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大荔带把肘子。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Process of Shaanxi Cuisine - Dali Braised Pig's Trotter with Handle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264.4-2019 陕菜传统制作工艺规范 大荔带把肘子》是一项关于大荔带把肘子制作工艺的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大荔带把肘子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确保其风味和品质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以下将从选料、处理、烹饪等关键环节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指出,制作大荔带把肘子所使用的猪前肘必须选用健康无病害的生猪,且要求肉质紧密、肥瘦适中。对于猪前肘的处理,需先经过严格的清洗去腥步骤,包括刮毛、冲洗、浸泡等程序。特别是浸泡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以充分去除血水和异味,保证后续加工的食材纯净。
二、腌制工艺
腌制是决定大荔带把肘子风味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据标准规定,腌制过程中应使用食盐、花椒粉、生姜末等多种调料均匀涂抹于猪前肘表面,并进行反复揉搓使其入味。腌制时间为8至12小时,期间需翻动数次,确保腌料分布均匀。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腌制环境的温度控制,建议保持在10℃左右,以防止细菌滋生影响食品卫生安全。
三、蒸煮技法
蒸煮阶段是展现大荔带把肘子独特口感的重要环节。按照标准要求,在蒸煮之前需要先将腌制好的猪前肘放入沸水中焯烫约5分钟,去除多余油脂并定型。正式蒸煮时采用隔水蒸的方式,蒸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水量约为猪前肘高度的一半。蒸煮时间为1.5至2小时,具体时间视猪前肘大小而定。在此过程中,还需适时补充水分以防干锅,同时注意火候控制,避免过猛导致肉质变老。
四、成品质量要求
成品的大荔带把肘子应当具备色泽红亮、肉质软糯、味道浓郁的特点。标准中对成品的具体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皮层厚度不得超过1厘米,切片后每片厚度应在2毫米左右;整体形态完整,无明显破损或变形现象;香气扑鼻,入口即化,回味悠长。这些细致的要求旨在保障消费者品尝到最正宗的大荔带把肘子风味。
通过以上对《DB61/T 1264.4-2019 陕菜传统制作工艺规范 大荔带把肘子》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不仅涵盖了从原料挑选到成品检验的全过程,而且注重各个环节的操作细节和技术参数设定,为传统美食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这对于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升地方特色菜肴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