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夏玉米风灾的鉴定指标、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夏玉米生产中风灾的鉴定与评估。
Title: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ppraisal Specification for Summer Corn - Part 4: Wind Disas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44.4—2020《夏玉米气象灾害鉴定评价规范 第4部分:风灾》是一项专门用于评估夏玉米在遭受风灾后损失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条件
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夏玉米种植区,当遭遇风速达到或超过8级(即风速大于等于17.2 m/s)的风灾时,可依据本规范对受害程度进行鉴定和评价。这一定义明确了适用范围和触发条件,确保了鉴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灾害分级
根据风灾造成的植株倒伏情况将灾害分为四个等级:
- 轻度:植株倾斜角度小于30°且茎秆未折断;
- 中度:植株倾斜角度介于30°至60°之间或少数茎秆折断;
- 重度:植株倾斜角度超过60°或多数茎秆折断;
- 极度:大部分植株完全倒伏且茎秆多处折断。
这一分级体系为后续的损失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便于统一判断标准。
损失率计算方法
损失率是衡量风灾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如下:
\\[ \\text{损失率} = \\frac{\\text{受灾面积}}{\\text{总种植面积}} \\times 100\\% \\]
其中,“受灾面积”是指因风灾导致减产5%以上的实际种植区域。通过精确测量受灾面积并结合实际产量数据,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风灾带来的经济损失。
鉴定程序
鉴定程序包括灾前调查、灾中监测以及灾后评估三个阶段。灾前调查主要是了解田间管理措施及品种特性;灾中监测需记录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变化;灾后评估则侧重于实地勘察受害状况,并综合运用上述指标得出最终结论。
注意事项
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实施;
2. 对不同地块应分别开展独立评估;
3. 考虑到土壤类型等因素可能加剧或减轻灾害影响,在分析结果时需适当调整权重;
4. 鼓励采用遥感技术辅助现场检查以提高效率。
以上是对DB37/T 4144.4—2020标准中关于夏玉米风灾鉴定评价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面对类似自然灾害时做出合理应对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