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蕉岭绿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栽培管理、加工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蕉岭绿茶。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Jiaoling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4/T 6-2020《地理标志产品 蕉岭绿茶》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对蕉岭绿茶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茶园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蕉岭绿茶的种植环境必须符合特定条件。茶园应位于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壤,pH值在4.5至6.5之间。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茶树生长,确保茶叶品质优良。此外,茶园周围不得有污染源,如工业排放物或化学肥料使用不当的地方。
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
标准推荐使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茶树品种,如“梅占”、“福鼎大白”等。对于茶树的栽培管理,要求采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式施肥,并且要定期修剪茶树以促进新芽萌发。同时,禁止使用任何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除草剂。
加工工艺流程
在加工环节上,标准强调了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包装全过程的质量控制。鲜叶采摘需在晴天进行,避免雨天采摘导致水分含量过高影响后续加工。杀青过程采用高温短时的方法,确保杀青均匀且不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揉捻则需要根据茶叶大小调整压力和时间,达到理想形状的同时保留足够的内含物质。
检验方法与判定规则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标准还制定了详细的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包括感官指标(如色泽、香气)、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灰分)以及卫生指标(如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的检测内容。当某项指标不符合规定时,允许企业重新取样复检一次,但如果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次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 蕉岭绿茶》不仅涵盖了从茶园选址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而且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旨在提升蕉岭绿茶的整体品质水平,维护其独特的地理标志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