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平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富硒平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enriched Oyster Mushroom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28T 035-2019 富硒平菇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对富硒平菇的生产过程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和术语
该标准规定了富硒平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菌种选择、栽培管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其中明确指出产地应选择无污染源区域,土壤和水质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二、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具体来说,应选择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审定通过的品种,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率和商品特性。
三、栽培基质配制
标准详细规定了栽培基质的组成比例,一般为棉籽壳78%、木屑20%、石膏1%、石灰1%,并要求基质在使用前需充分发酵腐熟,达到适宜的碳氮比。
四、栽培管理
在出菇阶段,标准强调要控制好温湿度条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温度维持在10℃-18℃范围内。同时要求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五、病虫害防治
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方法预防病虫害,如设置防虫网、使用诱虫灯等。化学药剂仅作为辅助手段,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六、采收与贮藏
规定当菇盖展开至八分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在避光通风处预冷,然后装筐冷藏,温度控制在0℃-4℃,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核心条款的解读,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