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城市道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的规划与设计。
Title:Design Standard for Pedestrian and Bicycle Traffic Environment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 1761-2020《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是北京市地方性技术规范,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5.1.3 步行道宽度
该条文规定了不同等级道路上步行道最小宽度要求。例如快速路辅路不应小于4米,主干路不应小于3米,次干路不应小于2.5米,支路不应小于2米。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行人有足够的通行空间,特别是在高峰时段避免拥挤现象发生。同时,在商业街等特殊区域还需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加宽步行道宽度以满足人流集散需要。
5.2.2 自行车专用路
对于设置独立自行车专用路的要求,本标准指出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存在较大冲突时应考虑建设分离式自行车专用路。其净宽不得低于4米,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用双向六车道布局。此外还强调了路面材料需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以及排水系统的设计要合理有效。
6.1.1 交叉口设计
在交叉口处行人过街设施布置方面,标准提出人行横道线应当垂直于道路中心线设置,并且在长度超过20米的情况下建议增加安全岛或缩短斑马线间隔距离来提高安全性。另外对于设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绿灯时间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及儿童等弱势群体通过所需时间。
8.0.1 环境友好型设计原则
此部分特别提到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新建改建项目中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减少对自然景观破坏;同时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材料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并且鼓励采用太阳能路灯等节能设备实现低碳环保目标。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与分析,更多细节请查阅完整版文件了解掌握最新技术和管理理念。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改善市民出行体验还能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普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