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调查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和成果提交等。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122-2020《地质灾害调查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地质灾害调查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调查范围与等级划分
标准明确指出,地质灾害调查应覆盖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所有区域。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将调查工作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调查适用于危害特别严重、影响范围广泛的地区;二级调查适用于危害严重、影响较大的地区;三级调查则适用于危害一般、影响较小的地区。这一划分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确保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调查内容上,标准要求全面收集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信息。同时,要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采矿、工程建设等。在调查方法上,提倡采用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钻探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调查精度和效率。特别是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处理与成果表达
标准强调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要求所有采集的数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校验和整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调查成果的表达,标准推荐使用地图、图表等多种形式,以便于不同层次的使用者理解和应用。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便于长期跟踪和更新地质灾害的变化情况。
风险评估与防治建议
基于调查结果,标准要求对每个潜在的地质灾害点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包括工程治理、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以及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等。这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地质灾害调查规范》从调查范围到具体实施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