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社区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绿色社区的创建与评价。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Commun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8T 25-2017绿色社区评价规范》是云南省普洱市发布的关于绿色社区建设与评价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一、绿色建筑与节能改造
标准明确要求新建建筑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鼓励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具体而言,建筑应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同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这些措施旨在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碳排放,提高居住舒适度。
二、生态环境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标准强调绿地率不得低于35%,并提倡种植本地树种,构建多层次绿化体系。社区内应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站,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此外,还要求建设生态停车场,铺设透水砖,增加地面渗透性,防止城市内涝。
三、社区管理与居民参与
标准特别重视社区管理和居民参与的重要性。规定社区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环保意识。鼓励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同时,社区应设立意见箱,及时收集居民对绿色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确保决策过程民主透明。
四、交通与出行
为促进低碳出行,标准提出要合理规划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形成便捷安全的慢行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缩短居民到公交站点的距离。社区内部限制机动车速度,设置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通过这些措施,减少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五、能源与水资源管理
在能源管理上,社区应推广使用节能电器,实施分户计量收费制度,促使居民节约用电用水。对于水资源管理,除了前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外,还要求安装节水型器具,如感应式水龙头、双档马桶等。同时,加强供水管网维护,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DB5308T 25-2017绿色社区评价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绿色社区的建设和评估标准,涵盖了建筑节能、生态保护、社区管理、低碳出行以及能源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只有全面贯彻执行这些要求,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