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特色农产品普洱咖啡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生产的普洱咖啡产品。
Title:Highland Special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 Pu'er Coffe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8T 7-2014《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是一项云南省的地方标准,于2014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主要规范了普洱地区出产的咖啡产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云南省普洱市及周边高海拔地区生产的咖啡产品,包括生咖啡豆和加工后的咖啡产品。这一范围定义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产品类型,有助于确保产品的地域特性和品质一致性。
技术要求
#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是评价咖啡品质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色泽、气味、滋味和外观。例如,生咖啡豆应具有均匀的绿色或黄绿色,无霉变、虫蛀现象;加工后的咖啡产品则需具备浓郁的香气和适口的滋味。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满意度。
#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例如,生咖啡豆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杂质含量不得超过1%。这些具体数值的设定是为了保证咖啡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因湿度过高导致的霉变或其他质量问题。
#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涉及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安全问题。标准规定铅含量不得超过0.2mg/kg,镉含量不得超过0.05mg/kg,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量均不得超过0.2mg/kg。这些严格的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健康,符合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检验方法
标准中详细列出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例如,水分含量的测定采用烘箱干燥法,杂质含量通过目视检查结合筛分法确定。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准对咖啡产品的外包装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标签内容必须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等。此外,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贮存时需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65%。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308T 7-2014标准不仅关注了普洱咖啡的产品质量,还特别强调了从种植到最终消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这对于提升普洱咖啡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