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树莓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安全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地区出口树莓种植基地的病虫害安全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fe Control of Raspberry Pests and Diseases for Expor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306-2020《出口树莓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规程》是辽宁省针对出口树莓生产中病虫害防控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树莓园进行巡查,重点监测蚜虫、螨类、灰霉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特别强调使用物理和生物方法作为第一道防线,如设置黄板诱捕蚜虫、释放天敌昆虫等。这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能有效降低抗药性风险。
2. 农业防治措施
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科学修剪枝叶以及清洁田园等。例如,在选择品种时应优先考虑高抗性的本地优良品种,并且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可以显著减少越冬病原菌数量。这些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化学防治规范
对于必须使用的化学药剂,标准明确规定了使用浓度、施药时间及间隔期等内容。比如,在灰霉病发病初期推荐采用低毒高效的杀菌剂,并且要求最后一次用药距离采收至少有15天的安全间隔期。此外还特别指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药。
4. 生态调控策略
提倡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通过种植蜜源植物吸引益虫来控制害虫种群增长。同时鼓励利用太阳能杀虫灯等现代化设备辅助传统手段进行综合管理。
5. 记录与档案管理
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完整的生产档案制度,详细记载每次施药情况包括日期、天气状况、用药种类剂量等信息。这样做既便于追溯产品质量又有利于监管部门核查监督。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旨在指导从业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障出口树莓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