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南省天牛类蛀干害虫的调查方法、监测技术及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天牛类蛀干害虫的调查与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Forest Pests - Part 4: Borer Insects of the Genus Cerambycidae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245.4-2020 是河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天牛类蛀干害虫的调查方法、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控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在调查方法部分,标准指出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设置固定样地,样地面积不少于0.1公顷,每种主要树种至少设置一个样地。调查时要记录天牛成虫数量、分布位置和寄主植物种类等信息。
对于监测预警,标准要求建立长期监测点,定期观察天牛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和高峰期。当连续3天平均气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监测,每隔5天调查一次,直至成虫活动结束。
在综合防控措施中,物理防治提倡使用诱捕器诱杀成虫,每公顷设置10-15个诱捕器。化学防治建议在幼虫期喷洒内吸性药剂,注意轮换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生物防治可释放管氏肿腿蜂等天敌昆虫。
此外,标准还强调加强检疫监管,禁止调运携带天牛的苗木和木材,防止疫情扩散。同时鼓励采用营林措施增强林木抗性,如合理密植、修剪枯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