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季红薯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整地施肥、栽插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春季红薯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ing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277-2020《春季红薯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春季红薯的种植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红薯品种。例如,“汴薯7号”、“商薯19”等品种被推荐使用。选择时需注意种苗的纯度和健康状况,确保无病毒侵染。
2. 种苗培育
培育种苗时要求在温室内进行育苗,温度控制在15℃以上。种苗长度应在20-30厘米之间,叶片数不少于4片。同时强调种苗需要经过脱毒处理,以减少病害发生。
3. 整地施肥
土壤应深耕细耙,施足基肥。每公顷建议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过磷酸钙300公斤,硫酸钾150公斤。整地时要保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以利于根系发育。
4. 适时栽植
栽植时间一般为4月中下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行距保持在80-100厘米,株距30-40厘米。栽植深度以种苗入土2/3为宜,有利于发根成活。
5. 田间管理
在红薯生长过程中,需定期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浇水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避免积水导致烂根。追肥应在块根膨大期进行,可适量补充氮磷钾复合肥。
6. 病虫害防治
标准特别提到要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病虫害。如发现病害,应及时清除病株并消毒土壤。对于虫害,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春季红薯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