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枯梢病的监测与检测方法、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梨枯梢病的田间调查、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及结果判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Pear Dieback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88-2020《梨枯梢病监测与检测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梨树枯梢病的监测和检测工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梨枯梢病”的概念,即由特定病原菌引起的一种梨树病害,主要表现为枝干枯死。这一定义为后续监测和检测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监测方法
标准规定了田间观察法作为主要监测手段。要求定期巡查果园,记录发病部位、症状特征及分布情况。例如,当发现有新梢迅速枯萎且皮层下可见褐色病变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
样品采集
对于疑似病例,需按照规定程序采集样本。样品应包括病健交界处组织,并保持新鲜以确保实验室分析准确性。同时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避免外界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实验室检测
在实验室层面,标准推荐使用显微镜检查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检测。前者通过观察病原体形态特征来确认诊断,后者则能更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体DNA。此外还提到必要时可结合病理切片进一步验证。
防治建议
针对已确诊的病例,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包括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合理修剪增强树势,以及适时喷施保护性药剂等措施。特别指出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用药时间和种类,提高防控效果。
以上是对DB32/T 3788-2020中几个核心部分的重点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