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淮安蒲菜的分等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淮安蒲菜的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Huaian Sparganium Stoloniferum Grading and Class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淮安蒲菜是江苏淮安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为了规范其分等分级标准,DB32/T 3783-2020《淮安蒲菜》地方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对淮安蒲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淮安蒲菜是指以淮安地区生长的蒲菜为原料,经过清洗、整理等加工工序制成的产品。这一定义确保了产品的原产地属性,有助于保护地方特色。
在要求方面,标准对淮安蒲菜的质量指标做出了具体规定。根据感官要求,产品应具有新鲜、脆嫩的特点,无霉变、无异味、无虫蛀等不良现象。色泽上要求呈自然绿色或浅黄色,不得有明显褪色或变色情况。此外,还对产品的净含量、水分含量等理化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0%,这保证了产品的口感和保存期限。
分级方面,标准将淮安蒲菜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特级要求长度不低于15厘米,直径不小于1.5厘米,表面光滑无瑕疵;一级长度不低于14厘米,直径不小于1.3厘米;二级长度不低于13厘米,直径不小于1.1厘米。这样的分级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依据,也便于生产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在检验方法上,标准规定感官检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采用目测、鼻闻等方式判断产品的外观、气味等是否符合要求。理化指标则通过实验室检测设备测定,如使用烘箱法测定水分含量。这些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判定规则部分强调,当产品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从同一批次中抽取双倍样品复检不合格项目,若仍有不合格,则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这一规则既严格又合理,能够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关于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准要求外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并且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防晒,避免剧烈震动。贮存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0℃至10℃之间,相对湿度低于85%。
总之,DB32/T 3783-2020《淮安蒲菜》标准为淮安蒲菜的生产、销售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