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鸡宰前电致晕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设备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肉鸡屠宰过程中采用电致晕方法的生产加工企业及相关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slaughter Electrical Stunning of Broil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76-2020《肉鸡宰前电致晕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肉鸡屠宰过程中电致晕环节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肉鸡产品质量、减少应激反应以及确保屠宰过程的人道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和屠宰场中采用电致晕方式进行宰前处理的肉鸡。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即无论是大规模养殖还是集中屠宰,只要使用电致晕方法就必须遵循此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给出了“电致晕”、“有效电流”等专业术语的定义。“电致晕”是指通过施加一定强度的电流使动物失去知觉的过程;而“有效电流”则是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且不会造成过度伤害的最小电流值。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依据。
3. 设备要求
设备应具备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并配备过载保护装置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所有接触动物身体的部分必须绝缘良好,避免漏电风险。设备的设计还需考虑便于清洗与维护,以便保持卫生条件。
4. 操作流程
在实际操作时,首先需要确认待处理肉鸡的状态是否适合进行电致晕,例如检查其健康状况及活动能力。然后按照规定的参数设置好电压、频率等参数,并确保每只鸡都能均匀地接触到电极。整个过程中要密切监控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安装调试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同时,还应该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安全距离。另外,还应对使用的工具材料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因疏忽大意而导致事故发生。
6. 监测与记录
每次完成一批次的处理后都需要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这有助于日后追溯问题来源并优化改进方案。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需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肉鸡宰前电致晕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层面的要求,更注重实践中的具体操作细节,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体系。这对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