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技术要求,包括免疫接种、监测与诊断、卫生管理及综合防控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77-2020《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猪圆环病毒病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疫苗接种
标准明确指出,疫苗接种是预防猪圆环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求对种母猪在配种前进行免疫,通常是在产前4周和2周各接种一次疫苗。对于仔猪,则建议在断奶后7-10天内完成初次免疫,并根据厂家说明书进行二次加强免疫。这一规定旨在通过早期免疫建立牢固的免疫力,减少病毒在猪群中的传播。
2. 卫生消毒
卫生消毒是控制猪圆环病毒病传播的关键环节。标准强调,猪舍应定期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包括使用碱性或酸性消毒剂交替使用。此外,在引入新猪只之前,必须对其来源地进行调查并确保无疫病风险,同时对运输车辆和工具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这些措施有助于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3. 饲料与饮水管理
饲料和饮水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猪群健康。标准提出,饲料原料需经过严格检验,避免霉变和污染。同时,饮水系统应保持清洁,定期检查水质是否符合标准。此外,提倡使用酸化剂等添加剂来改善水质,降低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4. 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核心策略。标准要求建立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过淋浴更衣程序。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猪舍,且不同区域间的设备和工具不得混用。此外,还应定期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5. 应急处理
当猪场发生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标准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隔离患病猪只、限制人员流动、加强消毒频率等。同时,需要迅速联系兽医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上报相关部门备案。此部分强调了快速反应的重要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DB32/T 3777-2020《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从疫苗接种、卫生消毒、饲料饮水管理、生物安全以及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为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