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早春茬黄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塑料大棚早春茬黄瓜的生产。
Title:Plastic Greenhouse Early Spring Cucumber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4T 108-2020塑料大棚早春茬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早春茬黄瓜在塑料大棚中的栽培管理。以下为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强调选用抗寒性强、耐弱光、早熟且丰产的优良品种。例如“津优35号”等,这些品种能够适应早春低温寡照环境,确保幼苗健壮生长。
二、播种育苗
要求采用穴盘育苗方式,基质需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播种前种子要经过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出苗后注意控制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
三、定植密度与方法
定植时行距一般为60cm~70cm,株距为30cm~40cm。定植深度以不埋住子叶为准,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促进缓苗。
四、田间管理
1. 温湿度调控:定植初期应适当保温,维持棚内最低气温在10℃以上。随着外界气温回升,逐步加大通风量,调节棚内湿度至60%~70%。
2. 水肥管理:采取小水勤灌的原则,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地温下降。施肥遵循“前轻后重”的原则,在开花结果期追施高钾复合肥。
3. 整枝打杈:及时去除侧枝和老叶病叶,集中养分供应主蔓生长和果实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物理防治可使用黄板诱杀蚜虫,化学防治则需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减少抗药性产生。重点防控霜霉病、灰霉病以及白粉虱等常见病虫害。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塑料大棚早春茬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