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级指标、检验方法及判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质量评价与分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ing of Whole Corn Silage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59-2020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分级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分级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标准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区域内生产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分级评定。这意味着标准主要针对北京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确保其生产的青贮饲料符合特定的质量要求。
青贮原料质量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用于制作青贮饲料的全株玉米原料应满足的基本条件。例如,原料需新鲜完整,无病虫害侵染,并且收获时的适宜含水量应在65%-70%之间。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后续发酵过程的成功与否以及最终产品的品质。
青贮饲料分级标准
根据营养成分含量的不同,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分为三个等级:
- 一级:粗蛋白含量≥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5%
- 二级:粗蛋白含量为7%-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5%-50%
- 三级:粗蛋白含量<7%,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0%
这种分级方式有助于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也便于生产者按照不同用途调整生产策略。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分级结果的准确性,标准还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如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等主要成分;通过显微镜观察法检查是否存在霉变现象等。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并减少人为误差。
包装标识要求
对于成品青贮饲料,在包装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及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也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DB11/T 1759-2020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分级技术规范》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全过程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这对于促进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优质青贮饲料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