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消毒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中小学校在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的消毒防控工作。
Title:Disinf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Part 3: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749.3-2020《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 第3部分:中小学校》是一项专门针对中小学校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期间开展消毒工作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消毒原则。规范指出,消毒工作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确保在保证师生健康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消毒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在选择消毒剂时,应优先考虑对人体无害且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其次,关于消毒对象与范围。规范明确要求对教室、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门把手、桌椅表面、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同时强调了空气消毒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机进行定期消毒。
再者,关于消毒方法。规范推荐了几种常见的消毒方式,包括擦拭法、喷洒法和熏蒸法。对于不同材质的物品表面,应选用合适的消毒剂类型。例如,金属表面适合用酒精擦拭,而织物类则可考虑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
此外,规范还特别提到个人防护措施。从事消毒工作的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工作服等,以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造成伤害。并且,在每次作业完成后都要彻底清洗双手,并妥善处置使用过的防护用品。
最后,关于消毒记录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消毒档案制度,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浓度、操作人员信息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追溯责任主体,还能为后续评估消毒效果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 第3部分:中小学校》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旨在帮助学校更好地应对呼吸道传染病带来的挑战,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