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病虫草害化学药剂防治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草害的化学药剂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emical Control of Wheat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7T 435-2020《小麦病虫草害化学药剂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小麦生产中病虫草害化学防控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药剂选择原则
标准明确要求农药选用应符合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的规定,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产品。特别强调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等。同时提倡采用生物源或矿物源农药作为替代方案。
二、施药时期与方法
1. 防治小麦锈病应在发病初期及时喷雾处理,推荐使用三唑酮类杀菌剂,兑水稀释后均匀喷洒于植株叶片正反面。
2. 对于小麦蚜虫,当百株蚜量达到800头以上时开始防治,可选用吡虫啉悬浮剂,按照说明书剂量稀释后进行叶面喷雾。
3. 杂草防治最佳时间为冬前或早春,推荐使用2,4-滴丁酯乳油,在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处理。
三、安全间隔期
规定所有化学药剂在小麦收获前必须遵守规定的安全间隔期。例如,多菌灵用于防治白粉病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啶虫脒防治蚜虫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四、废弃物处理
要求对施药后的包装物统一回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鼓励采用集中销毁的方式,防止环境污染。同时提醒操作人员作业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器具,并妥善处置剩余药液。
五、注意事项
1. 施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药剂。
2. 不同类型的药剂混用需谨慎,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效果。
3. 遇特殊天气条件(如大风、暴雨)应暂停施药,以免造成药效降低或环境污染。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条款,可以有效提升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水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