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板栗南瓜生产过程中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设施板栗南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f Facility Grown Chestnut Pumpk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06—2020设施板栗南瓜良好农业操作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栽培条件下板栗南瓜的生产管理。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一、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具体来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例如,在寒冷地区宜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在炎热地区则需选择耐热且抗病的品种。这一规定有助于确保种植户能够获得稳定高产的效果,同时降低因品种不适应而导致的风险。
二、土壤准备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本标准强调要进行深翻整地,并施足基肥。推荐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作为底肥,同时配合适量磷钾肥。这样的施肥方式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板栗南瓜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灌溉与排水措施。建议采用滴灌或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此外,还应注意及时清除杂草,防止其与板栗南瓜争夺养分和水分。对于病虫害防治,则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及化学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采收与贮藏
关于采收时机的选择,标准指出当果实充分膨大且果皮颜色变深时即可收获。采收后应及时晾晒至适宜含水量(一般为10%-12%),然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这样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保持其品质新鲜度。
通过以上对重要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DB37/T 4106—2020设施板栗南瓜良好农业操作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采收贮藏全过程都给出了详尽指导,为实现设施条件下板栗南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