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f. sp. pyricola)的样品采集、DNA提取、特异性引物设计与使用、PCR扩增条件及结果分析等快速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苹果轮纹病菌的实验室检测和植物检疫工作。
Title:Rapid Detection Method for Apple Ring Rot Pathog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101—2020《苹果轮纹病菌快速检测方法》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为苹果轮纹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性
标准的第一部分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即适用于苹果轮纹病菌的快速检测。这表明该标准不仅限于实验室环境,还特别强调了在田间或生产一线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意味着检测人员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此方法,以及时发现并控制苹果轮纹病的发生和传播。
技术原理
标准中提到的技术原理是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的设计,能够准确地扩增出苹果轮纹病菌特有的DNA片段。这一原理确保了检测结果的高度准确性,同时由于采用了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实现对病原体载量的精确测量,这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样品采集与处理
关于样品采集,标准规定需从疑似感染植株上取样,并且要求样本具有代表性。具体来说,在叶片、果实或其他部位出现典型症状时进行采样。对于样品处理,则需要按照特定步骤进行清洗、干燥及研磨等操作,以保证后续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避免外界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检测步骤
检测步骤包括试剂准备、反应体系构建、扩增曲线分析等多个环节。其中,反应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准确性。标准给出了详细的配方比例,如引物浓度、模板DNA量等参数,这些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另外,在扩增完成后,还需要根据扩增曲线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基因的存在,并结合CT值来确定病原体的数量。
结果解释与报告
最后一步是结果的解释与报告。标准指出,当CT值小于设定阈值时可判定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同时建议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或农户,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此外,还鼓励记录每次检测的具体情况,形成完整的档案资料,便于后期追踪调查。
综上所述,《苹果轮纹病菌快速检测方法》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而且强调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