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小站稻食味品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结果表示。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小站稻大米食味品质的评价。
Title:Tianjin Xiaozhan Rice - Sensory Quality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天津小站稻食味品质评价标准DB12/T 944-2020是一项专门用于评估小站稻食味品质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生产的小站稻及其加工后的大米产品。这意味着任何在天津市内种植并加工的小站稻大米都应遵循此标准进行食味品质评价。
术语和定义
- 食味品质:指稻米在蒸煮后的适口性、香味、口感等综合感官特性。这一概念强调了大米不仅仅是物理特性的体现,更包含了消费者食用时的整体感受。
- 适口性:指稻米蒸煮后米饭的软硬度适中,不粘牙且有弹性。这是衡量大米是否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重要指标。
技术要求
# 感官指标
1. 色泽:要求大米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色斑或变色现象。良好的色泽是优质大米的基本特征之一。
2. 气味:蒸煮后的米饭应具有自然的米香,无异味。这反映了大米的新鲜程度及储存条件的好坏。
3. 滋味:米饭入口细腻滑润,回味甘甜。这是对大米风味的具体描述,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
4. 组织结构:米饭颗粒分明,不粘连,富有弹性。这种特性能够提升用餐体验,增加食欲。
# 理化指标
- 直链淀粉含量:规定直链淀粉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15%-20%),以确保米饭既不过于松散也不过于粘稠。
- 胶稠度:要求胶稠度较高,表明大米中的淀粉分子间相互作用良好,有助于形成柔软但不粘腻的米饭。
检验方法
- 感官检验:由专业品鉴小组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方式对大米样品进行全面评估。
- 仪器分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直链淀粉含量;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量胶稠度等理化指标。
判定规则
根据上述各项指标的实际检测结果,按照评分体系给出最终评价等级。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时,才能认定为符合该标准的小站稻大米。
以上内容基于DB12/T 944-2020的核心要点进行了提炼与阐述,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