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蜡窄吉丁的防治原则、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白蜡窄吉丁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Agrilus sulcicollis on Fraxin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166-2020《白蜡窄吉丁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白蜡窄吉丁的防治工作,保护白蜡树等植物资源。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白蜡窄吉丁及其危害对象的定义。白蜡窄吉丁是一种对白蜡树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害虫,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于后续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2. 监测与调查:标准要求定期开展白蜡窄吉丁的监测与调查工作。这包括设置固定观察点,记录虫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数量等信息。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可以更好地预测虫害的发生趋势,为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综合防治措施:
- 物理防治:如人工捕捉成虫、清理受害植株等方法简单直接。
- 化学防治:强调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导致环境污染或抗药性问题。建议根据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比如引入寄生蜂等自然敌人来抑制白蜡窄吉丁的增长。
- 营林措施:加强林木管理,提高树木自身的抗病虫能力。例如适时修剪枯枝败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4. 应急处理:当发现大面积爆发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紧急处置,同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防止扩散蔓延。
5. 培训与宣传: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白蜡窄吉丁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以上内容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希望上述分析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DB13/T 5166-2020的内容及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