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木耳液体菌种的生产及相关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Liquid Spaw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0T 007-2019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黑木耳液体菌种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对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黑木耳液体菌种的工厂化生产,包括从菌种制备到接种使用的全过程。
二、术语和定义
1. 液体菌种: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含有大量健康菌丝体的悬浮液。
2. 接种量:指每单位体积栽培料中加入的液体菌种量,通常以毫升/千克为单位。
三、生产环境条件
生产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防尘设施,并保持温度在25±2℃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范围内。
四、原材料选择
1. 菌种来源必须正规可靠,确保无污染且活力强。
2. 培养基成分需严格按照配方配制,主要原料包括葡萄糖、蛋白胨等。
五、生产工艺流程
1. 菌种活化:将保存的母种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在25℃条件下培养7天。
2. 种子罐培养:将活化后的菌种接入种子罐内,加入已灭菌的培养液,在摇床转速150rpm、温度25℃下培养48小时。
3. 发酵罐扩大培养:将种子液按一定比例接种至发酵罐,继续培养72小时。
4. 过滤与稀释:采用无菌操作收集发酵液并适当稀释至所需浓度。
六、质量检测
1. 外观检查:液体清澈透明,无沉淀物或杂质。
2. 微生物计数:每毫升液体中含有的芽孢数不得低于规定值。
3. pH值测定:一般维持在6.0-6.5之间。
七、包装与贮存
1. 包装容器须清洁干燥,密封良好。
2. 贮藏温度为2-8℃,避免阳光直射。
3. 保质期不超过15天。
八、注意事项
1. 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2.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3. 使用前应对产品进行感官检验及微生物检测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DB2310T 007-2019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的一些核心内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