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机合作社在农业机械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管理制度、机务管理、技术保养、维修和安全操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农机合作社的农业机械管理活动。
Title: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operati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6T120-2019《农机合作社农机管理规程》是针对农机合作社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组织机构与职责
标准中明确指出,农机合作社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日常的农机调度、维护保养及安全检查等工作。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合作社内部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避免因职责不清导致的工作混乱。
2. 农机具的购置与验收
对于新购置的农机具,标准要求必须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核对产品合格证以及试运行测试等环节。只有通过验收的农机具才能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步骤有助于保障农机具的质量,降低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维护保养制度
规程强调了定期对农机具进行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应根据每种农机具的不同特点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如清洁、润滑、紧固部件等,并记录每次维护的情况。良好的维护习惯不仅能够延长农机具使用寿命,还能提高作业效率。
4. 安全生产措施
安全生产始终是重中之重。标准特别提到,在操作任何农机之前,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此外,还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
5. 档案管理
农机合作社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涵盖所有农机具从采购到报废的全过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购买合同、维修记录、使用情况统计表等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日后查阅,同时也为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供依据。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DB2306T120-2019的核心框架,它们共同作用于促进农机合作社健康有序地发展。希望上述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