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电子标签植入的操作步骤、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的电子标签植入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Implantation of Electronic Tags in Grass Carp under Spring Water Flow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31-2020《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电子标签植入操作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山泉流水养殖环境中草鱼电子标签的植入流程。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在安徽地区采用山泉流水养殖方式养殖的草鱼,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植入电子标签时的操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对象,确保了操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操作环境要求
标准中提到,电子标签植入应在清洁、无菌的环境下进行。这意味着养殖场应具备基本的消毒设施,并保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避免因环境问题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此外,还要求操作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减少外界污染对鱼类的影响。
鱼类健康状况评估
在植入前,必须对草鱼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只有那些身体健壮、无明显疾病的个体才能接受电子标签植入。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并保障整个养殖系统的稳定性。具体来说,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是否正常、活动能力如何以及是否有寄生虫等问题。
电子标签准备
用于植入的电子标签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且在使用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标签表面应当光滑无毛刺,尺寸大小适中,能够顺利插入鱼体而不造成伤害。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频率(如低频、高频)以满足后续追踪管理的需求。
植入部位与方法
标准明确规定了电子标签的最佳植入位置为背部肌肉层靠近脊椎但不接触骨骼的地方。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损伤内脏器官,同时也便于日后读取信息。关于植入的具体步骤,首先需用酒精棉擦拭选定区域以杀菌;然后用专用工具快速准确地将标签推入预定位置;最后轻压伤口促进愈合。
后续护理措施
成功植入后,应对每尾鱼单独记录相关信息(如编号、日期等),并将它们放入观察池中隔离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要注意观察其恢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此外,还需定期清理饲养池,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影响其他鱼类健康。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电子标签植入操作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还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这对于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