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枫育苗及栽培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枫的育苗生产及其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Planting of Acer palmat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23-2020《青枫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为青枫的育苗和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中明确指出,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方。土壤的pH值宜控制在6.0至7.5之间。在整地时,需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不少于3000公斤,并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插穗采集与处理
对于插穗的选择,标准要求选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穗,长度约为15-20厘米,直径应在0.5-1.0厘米范围内。插穗采集后需立即剪去叶片的三分之二,减少水分蒸发。然后将插穗浸泡于浓度为500ppm的生根粉溶液中约2小时,促进生根。
移栽与管理
移栽时,株行距一般设定为40×50厘米。移栽后要及时浇水,确保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在幼苗期,要定期除草松土,保持田间清洁。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则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促进苗木木质化。
病虫害防治
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提倡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发病初期应及时清除病叶病枝,避免病情扩散。对于常见的青枫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等,可使用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洒。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青枫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苗圃建设到苗木培育再到最终栽培的全过程,还特别注重了生态环保理念的应用,旨在提高青枫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为林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