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种植的施肥原则、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种植的施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n Fertilization under Wheat Straw Returning in Huabei Sandy Clay Black S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611-2020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在小麦秸秆还田后种植玉米时的施肥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砂姜黑土区域,该土壤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如透水性差、耕层浅薄等。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玉米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肥料的施用方式和数量。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GB/T 8172关于农业灌溉用水水质的规定,以及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制定本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持。
术语和定义
- 小麦秸秆还田:指将收获后的小麦秸秆直接覆盖或混入土壤中作为有机肥源。
- 砂姜黑土:一种特定类型的土壤,含有较多砂粒且呈黑色,富含腐殖质但结构松散。
施肥原则
施肥应遵循“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具体施肥量,并结合作物需肥规律调整氮磷钾比例。此外,还应注意平衡施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基肥施用
基肥应在整地前一次性施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学肥料。推荐每公顷施用农家肥30吨至45吨,同时加入尿素150公斤至225公斤、过磷酸钙225公斤至375公斤及硫酸钾75公斤至150公斤。这样可以保证玉米苗期生长所需的养分供给。
追肥管理
追肥分为两次进行:
1. 第一次追肥应在玉米拔节期左右实施,此时正值玉米快速生长期,需补充大量氮元素。建议每公顷施用尿素225公斤至375公斤。
2. 第二次追肥则安排在大喇叭口期,目的是促进穗部发育。同样推荐每公顷施用尿素225公斤至375公斤。
注意事项
在执行上述施肥方案时还需考虑当地气候条件、降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多雨季节可能需要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以防流失;而在干旱年份则可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并结合施肥操作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总之,《淮北砂姜黑土小麦秸秆还田下玉米施肥技术规程》为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开展玉米种植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