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安全环保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的拆解处理,可作为相关企业或机构开展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拆解工作的参考依据。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mantling of Spent Lithium-ion Power Battery Ce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90-2020《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处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作业流程、安全要求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明确了“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确保行业内对于这些概念有统一的认识。这对于后续的工作开展至关重要,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操作失误。
2. 基本要求:
- 人员资质:从事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 设备设施:企业需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安全防护设备及专用工具,以保障拆解过程中的安全性。
- 环境条件: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并采取措施防止电解液泄漏污染环境。
3. 作业流程:
- 预处理阶段:包括对废旧电池进行外观检查、电量检测等初步处理,确保后续操作的安全性。
- 拆解阶段:按照规定的程序小心地将电池内部组件分离出来,特别注意不要损坏电池壳体以免造成电解液泄露。
- 回收利用:将拆解下来的材料如金属箔片、隔膜纸等分类收集起来,以便于进一步加工再利用。
4. 安全要求:
- 在整个拆解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比如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PPE),使用防爆型工具等。
- 对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要有预见性并做好应急预案准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处置。
5. 环境保护:强调在整个拆解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含有有害物质的部分要妥善保管直至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
以上就是DB34/T 3590-2020《废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拆解技术规范》中几个重要方面的简要介绍与深入分析。遵循此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及自然环境免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