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泸州黄粑的术语和定义、要求、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点、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红糖或白糖等辅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泸州黄粑。
Title:Luzhou Huangba Processing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5T27-2020《泸州黄粑工艺技术规范》是四川省泸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泸州黄粑的生产制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泸州黄粑”的定义,即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发酵等传统工艺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食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
2. 原料要求:
- 糯米:应选用优质糯米,要求无霉变、无虫害、无杂质。
- 辅料:如红糖、植物油等也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安全卫生。
3. 生产工艺:
- 选料与清洗:糯米需经过严格挑选并充分清洗,去除表面尘土及杂质。
- 浸泡:将洗净后的糯米放入清水中浸泡6-8小时,使其吸水膨胀,便于后续加工。
- 蒸煮:将泡好的糯米均匀铺放在蒸笼内,用大火蒸制至熟透。
- 发酵:蒸熟的糯米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自然发酵,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具体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
- 成型:发酵完成后,手工或机械将其压制成型,形成黄粑的基本形状。
- 包装:成品黄粑需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防止污染。
4. 质量要求:
- 感官指标:包括色泽金黄、香味浓郁、口感软糯等特点。
- 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酸度等需达到规定范围。
- 微生物限量: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检出致病菌。
5. 检验方法:对于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对产品的标识信息、包装方式、运输条件以及储存环境做出了详细说明,强调了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保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泸州黄粑工艺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还特别注重了食品安全和品质保障,这对于推动当地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