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南金花菜牧草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子质量要求、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川南金花菜牧草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haeranthus indicus L. Fodder in Southern Sichu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692-2020川南金花菜牧草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针对川南地区金花菜牧草栽培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品种选择、栽培环境、播种、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旨在提高金花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比如,“宜选择植株较高、分枝多、叶片宽厚、抗寒抗旱能力较强的品种”。这是因为川南地区气候多样,品种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功率。
关于栽培环境,标准强调土壤应为壤土或砂壤土,pH值以6.5至7.5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耕层厚度不少于30厘米。”这样的土壤条件能更好地满足金花菜生长的需求,确保其健康发育。
在播种环节,标准指出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播种前要进行整地施肥,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500至2000公斤。”这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种子发芽出土。
田间管理方面,标准要求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每次刈割后要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至15公斤。”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有效延长金花菜的生长期,增加产量。
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发现病虫害时,优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避免了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DB51/T 2692-2020川南金花菜牧草栽培技术规程》为川南地区的金花菜种植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