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站内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及监督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行政区域内救助管理站对受助人员的站内服务管理。
Title:Service Specification for Assisted Persons in Rescue Management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3/T 85-2016《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站内服务规范》是云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救助管理站对受助人员的服务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服务原则
该条款规定了救助服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自愿、无偿、公平、公正和尊重隐私。这意味着救助站不能强制救助对象接受服务,所有服务均不得收费,并且在提供服务时要确保每位受助者都能得到平等对待。同时强调了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权,避免泄露其个人信息。
4.2 接待服务
在接待环节,要求工作人员热情主动地迎接每一位求助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并做好登记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求助者,应及时办理入站手续;若不符合条件,则需说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指引或帮助。此外还提到,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礼貌,态度诚恳友善,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
4.3 生活照料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饮食供应、住宿安排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提供的食物应当营养均衡且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宿舍内设施齐全舒适,并定期清洁消毒;对于行动不便或其他特殊需求的个体,还需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及专业照护等。
4.4 医疗保健
明确了救助机构需要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与药品库存,能够处理常见病患情况。当发现有严重疾病或者紧急状况发生时,必须立即联系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全程陪同直至转交至正规医院继续治疗为止。另外也提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受助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4.5 心理辅导
鉴于许多流浪乞讨人员可能存在心理障碍问题,《规范》特别指出应当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具备资质的心理咨询师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免费的心理疏导服务。通过建立信任关系,逐步缓解其内心的恐惧焦虑情绪,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4.6 安全管理
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盗措施、消防安全演练计划等等。同时加强对进出人员的身份核查力度,严格控制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办公区域。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苗头,就要迅速采取有效应对策略加以消除。
以上只是对DB5323/T 85-2016中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值得深入探讨学习。希望各位同仁能够认真学习领会这些规定精神实质,将其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共同推动我国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