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生产的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白茶产品。
Title:White Tea -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909-2020《白茶》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白茶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分类
标准中明确了白茶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加工工艺和产品形态。白茶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四大类。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风味的产品,同时也便于生产企业按照标准化流程生产。
要求
在感官品质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如色泽、香气、滋味等。例如,白毫银针要求外形芽头肥壮,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而白牡丹则需叶态自然,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润。这些描述性语言为评定产品质量提供了直观的标准。
试验方法
对于水分含量、灰分、水浸出物等理化指标的测定,标准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步骤。比如,水分测定采用的是烘干法,在特定温度条件下将样品干燥至恒重,以此来计算水分含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反映茶叶的实际含水量。
检验规则
关于抽样与组批,标准指出每批产品应由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加工方法的产品组成,并按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测。如果初次检验不合格,则允许加倍取样复检,确保结果公正可靠。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为了保证白茶的质量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标准特别强调了包装材料的选择及储存环境的要求。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且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储存时需保持通风干燥,并远离异味源。
以上是对DB35/T 1909-2020《白茶》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通过遵循该标准,不仅可以提高白茶产品的质量水平,还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