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使用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现场监测和测定。
Title:Fixed pollution source exhaust gas - Determination of non-methane total hydrocarbons - Portable catalytic oxidation-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913-2020《固定污染源废气 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的测定。它特别适合于现场快速监测,具有便携性,能够满足环境执法的需求。
方法原理
标准采用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非甲烷总烃。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催化氧化将样品中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利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产生的信号进行检测并量化。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时需使用符合要求的采样系统,确保采样的代表性。采样过程中应避免污染,并记录相关的环境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分析步骤
在分析阶段,首先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来确定仪器的响应值。接着按照预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分析,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达
测试结果应以mg/m³或μmol/mol的形式报告,具体单位取决于所使用的标准气体类型。当测定结果小于检出限时,应注明“未检出”。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校准仪器、使用质控样品以及参与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
以上是对DB35/T 1913-2020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旨在帮助理解和正确应用该标准进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