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茶烘青坯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花茶烘青坯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lower Tea Green Roast Blank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910-2020花茶烘青坯加工技术规范》对花茶烘青坯的加工流程、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度解读:
在原料与鲜叶处理部分,标准指出鲜叶应选择晴天采摘,以确保茶叶新鲜度。具体要求为: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三叶,且无病虫害叶片。这一规定旨在保证原料品质的一致性,从而为后续加工奠定良好基础。
加工工艺环节中,萎凋过程需控制环境温度在25℃~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萎凋时间建议为4小时~6小时,直至鲜叶失重率达到10%~15%。此规定有助于形成适宜的内含物转化条件,促进香气物质的初步积累。
揉捻工序强调采用轻重结合的方式,具体为先轻后重再轻,总时间为60分钟~9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破坏细胞结构,使茶汁外溢,同时避免过度揉捻导致茶叶破碎过多。
干燥步骤分为初烘和复烘两个阶段。初烘温度设定为100℃~120℃,时间为15分钟~20分钟;复烘则需降低至80℃~90℃,持续20分钟~30分钟。通过分段干燥,既能快速去除水分,又能防止高温导致香气损失。
标准还特别提到,成品茶的感官指标应符合特定要求: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甘爽,香气清高持久。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花茶烘青坯的整体品质,是评价其优劣的重要依据。
此外,卫生指标必须达到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确保食品安全。这包括铅、农药残留等项目的限量值,体现了对消费者健康的高度关注。
总之,《DB35/T 1910-2020花茶烘青坯加工技术规范》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检验都制定了详尽的标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有利于提升花茶烘青坯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