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阳猕猴桃采收、分级、预冷、贮藏条件及管理措施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阳猕猴桃的贮藏保鲜。
Title:Guizhou Kiwifruit - Part 16: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d Yang Kiwifru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猕猴桃 第16部分:红阳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DB52/T 1503.16-2020)是贵州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红阳猕猴桃的贮藏保鲜过程,提高其品质和经济效益。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采收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红阳猕猴桃应在果实充分成熟且无病虫害的情况下进行采收。具体而言,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应达到6.5%以上,硬度保持在7kg/cm²左右。这一规定确保了果实既不过早采摘导致品质下降,也不过晚采摘影响运输和销售。
二、预冷处理
采收后的红阳猕猴桃需要立即进行预冷处理,以迅速降低果实温度至0℃~4℃。预冷方式可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冷却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保证空气流通顺畅,避免果实堆叠过高造成局部温度过高。预冷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目的是减少田间热,防止微生物滋生。
三、包装与分级
果实分级按照重量分为三个等级:特级果单果重≥50g,一级果单果重35g~50g,二级果单果重20g~35g。每箱净重控制在10kg以内,并使用透气性良好的瓦楞纸箱或塑料筐包装。内衬材料宜选用柔软、清洁的卫生纸或泡沫网套,以保护果实表面不受损伤。
四、贮藏环境条件
理想的贮藏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温度控制在0℃±0.5℃范围内,相对湿度维持在90%~95%之间。同时要定期检测氧气浓度(2%~5%)和二氧化碳浓度(3%~5%),并及时调整气体成分,延长果实保鲜期。此外,库房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防止病原菌传播。
五、日常管理措施
在贮藏期间,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库房状况,记录温度、湿度等参数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每隔10天左右翻动一次堆垛,检查是否有腐烂变质现象发生,一旦发现问题果实必须立即剔除销毁,以免影响其他健康果实的质量。
六、出库前处理
当准备出库销售时,先将待售果实从低温环境中移至室温下逐渐升温至15℃~20℃适应环境后再包装发货。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冷害”症状,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品尝体验。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严格把控,《贵州猕猴桃 第16部分:红阳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为红阳猕猴桃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贮藏方案,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