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品种选育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选育程序及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猕猴桃品种的选育及相关科研活动。
Title:Guizhou Kiwifruit - Part 2: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Kiwifruit Variety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猕猴桃 DB52/T 1503.2-2020》是贵州省地方标准中关于猕猴桃品种选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育种目标、亲本选择、杂交授粉、后代鉴定到品种审定等多个环节提供了详细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育种目标设定上,标准指出应根据市场需求与生态条件确定目标性状。比如要培育高产稳产、抗病性强、果实品质优良的品种。这要求育种者不仅要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还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评估抗逆性如耐寒、耐湿等能力。
对于亲本的选择,标准强调应选用遗传差异大且互补性强的材料。这意味着需要综合考量亲本间的亲缘关系、地理分布以及主要经济性状的表现。例如,一个亲本可能具有极高的抗病性但产量较低,则需搭配另一方产量优势明显的品种作为补充。
授粉环节中,标准规定了人工杂交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花蕾的选择、去雄处理、授粉时间控制等细节。特别提到应在晴天上午9点至11点间完成授粉工作以提高受精率,并且每朵花只允许一次有效授粉。此外还建议使用稀释后的花粉液进行喷洒,这样可以均匀覆盖柱头同时减少浪费。
在后代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系统性的筛选程序。从苗期开始就要对植株生长势、叶片形态等进行初步观察;进入结果期后则重点考察果实大小、糖度、酸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对于表现优异的单株要连续两年以上稳定重复试验才能确认其推广价值。
最后关于品种审定,标准明确了由专业委员会负责最终评定的过程。除了上述提到的各项农艺性状外,还要对新品种的适应区域、栽培方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只有当所有条件均达到要求时,该品种才可正式登记并投入市场应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贵州猕猴桃 DB52/T 1503.2-2020》不仅涵盖了猕猴桃育种工作的全流程,而且每个步骤都有具体量化标准可供参考执行。这对于提升贵州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猕猴桃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