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扬州鹅种鹅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饲料与营养、繁殖管理、疫病防控及记录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扬州鹅种鹅的饲养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Yangzhou Goose Breeder Rea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48-2020《扬州鹅种鹅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扬州鹅种鹅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饲养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扬州鹅种鹅的饲养环境应当符合GB/T 17824.1的要求,即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这包括但不限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例如,在育雏期,适宜的温度为30℃至35℃,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步降低到室温。这样的温度控制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种鹅健康生长。
2. 饲料与饮水
标准指出饲料应按照NY/T 33—2014的规定执行,确保饲料营养全面且安全。特别强调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6%,粗纤维不超过8%,以满足种鹅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同时,饮水必须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槽中的水,并保持水质良好,避免污染。
3. 疫病防控
在疫病防控方面,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驱虫处理,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对于疫苗的选择和使用,需遵循兽医指导,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还应注意观察种鹅的行为表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并寻求专业帮助。
4. 种鹅选留
关于种鹅选留,标准强调了遗传性能的重要性。要求选择体型匀称、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个体作为后备种鹅。具体操作时可以参考表1提供的体尺指标,如公鹅体重不低于5kg,母鹅不低于4kg等。这些数据为养殖户提供了明确的标准来评估种鹅的质量。
5. 孵化管理
最后,在孵化管理部分,标准对孵化室的温度、湿度以及翻蛋频率做出了严格规定。例如,孵化初期温度维持在37.8℃左右,后期调整至37.2℃;相对湿度则控制在50%-60%之间。同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蛋一次,以保证胚胎均匀受热发育良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扬州鹅种鹅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饲养环境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管理,而且每一步骤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科学依据,值得广大养殖户认真学习并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