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中热阴极潘宁内离子源主体结构的设计准则,包括设计要求、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及性能测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中热阴极潘宁内离子源的开发、生产和验收。
Title:Design Criteria for the Main Structure of Hot Cathode Penning Internal Ion Source in Superconducting Cyclotron Proton Accelerator
中国标准分类号:Z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70-2019《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 热阴极潘宁内离子源主体结构设计准则》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为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中热阴极潘宁内离子源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设计原则
这一条款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体而言,设计时必须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因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事故。同时,要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2 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标准要求使用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来制造关键部件,如阴极、阳极等。此外,还应注意材料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以满足实际工作条件的要求。
4.3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整个离子源的核心部分。标准指出,离子源的主体结构应当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防止气体泄漏影响工作环境。同时,内部结构布局要合理,便于安装与维修。对于需要冷却的部位,应采用有效的冷却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4 加工精度
为了保证离子源的工作精度,标准对加工精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所有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都必须符合规定,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到电场分布的关键部件,其加工精度直接关系到设备的性能表现。
4.5 测试与检验
完成设计后,还需经过严格的测试与检验程序。标准要求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测试以及功能验证等环节。只有通过这些测试的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4.6 安装调试
安装过程同样不可忽视。标准建议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操作,并且在正式启用前进行空载试运行,观察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果发现问题,则需及时调整直至合格为止。
以上就是关于DB34/T 3570-2019中有关热阴极潘宁内离子源主体结构设计准则的一些重点内容及其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