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用管道第三方检测的验收要求、检测方法、判定规则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地下用管道的第三方检测与验收。
Title: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Third-party Testing of Underground Pipelines in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62-201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用管道第三方检测验收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地下管道的质量验收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地下管道的第三方检测与验收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检测工作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二、检测内容
标准要求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对地下管道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以及功能性进行全面检测。例如,材料性能检测包括管道材质、壁厚等;施工质量检测涵盖管道铺设位置、接口处理等;功能性检测则涉及管道的密封性、抗压强度等。这些检测内容覆盖了管道从生产到安装再到使用全过程的关键环节。
三、检测方法
对于材料性能检测,推荐采用实验室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来评估管道的物理力学特性。施工质量检测可以通过现场测量仪器进行,比如利用水准仪检查管道埋设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功能性检测可以结合水压试验或气密性试验来进行,以验证管道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可靠性。
四、验收标准
标准明确规定了各项检测指标的具体数值要求。例如,管道的最小公称直径不得低于50毫米,最大允许偏差为±10%;管道连接处的密封圈压缩率应保持在30%-50%之间。此外还强调了任何一项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均需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合格标准为止。
五、报告编制
完成所有检测项目后,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报告应当包含基本信息(如工程名称、地点)、检测依据、使用的设备仪器清单、检测过程描述、结果分析及结论等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签字盖章才能生效,从而保证其权威性和可信度。
以上是对DB34/T 3562-201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用管道第三方检测验收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有助于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