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菊花种质资源常温离体保存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保存条件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菊花种质资源的常温离体保存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x vitro Preservation of Chrysanthemum Germplasm Resourc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43-2019《菊花种质资源常温离体保存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菊花种质资源的常温离体保存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范围
标准适用于菊花种质资源的常温离体保存,明确了适用对象和方法。这为从事菊花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等。这些引用文件确保了本标准的技术要求与国家其他相关标准保持一致,提高了标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菊花种质资源”、“常温离体保存”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常温离体保存”是指在接近自然环境温度条件下,通过特定技术手段维持植物组织或细胞活力的过程。清晰的术语定义有助于避免误解,保证各方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问题。
技术要求
1. 材料选择:要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外植体来源,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
2. 培养基配制:规定了基础培养基的选择以及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强调了微量元素的重要性。
3. 环境控制: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具体参数设置,确保最佳保存效果。
4. 定期检查与更新:建议每隔一定时间(如每三个月)对保存样本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必要时更换培养基以防止污染或老化现象发生。
操作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采集样品到最终保存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骤,比如外植体预处理、接种、继代培养直至转入长期保存状态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附有具体的操作说明和技术要点,便于实际操作人员参考执行。
质量控制
提出了质量监控措施,如建立档案记录制度、实施定期评估机制等,以保障保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强调了安全防护意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实验室清洁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最后还特别提醒了一些容易被忽略但至关重要的细节问题,比如不同品种间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套用单一模式;另外还需关注季节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
以上就是DB34/T 3543-2019《菊花种质资源常温离体保存技术规程》中几个核心部分的内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