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百合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包装贮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中药材百合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Medicinal Materials: Lil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33-2019《中药材加工技术规程 百合》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百合的产地环境、采收、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从标准中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指出百合的种植应选择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pH值以6.5至7.5为宜。这表明百合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条件,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其正常发育。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此时百合鳞茎养分积累达到高峰,有利于提高药材品质和产量。采收时要避免机械损伤,防止病害侵入。
加工过程中的清洗步骤至关重要。标准要求使用流动水彻底清洗百合鳞茎表面的泥土和杂质,并去除病变部位。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后续干燥的质量和成品的卫生指标。
干燥方式推荐采用自然晾晒或热风烘干。自然晾晒需注意防雨防潮,保证通风良好;热风烘干则要控制温度不超过50℃,以保持百合的有效成分不受破坏。干燥后的百合含水量应控制在13%以下,确保储存稳定性。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包装材料的选择与贮藏条件。包装应选用无毒、无异味、透气性好的材料,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虫害侵袭。
以上是该标准中几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解析,对于规范百合的生产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