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慈善组织志愿者招募的基本要求、招募流程、信息发布、资格审核、培训安排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慈善组织开展的志愿者招募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Volunteer Recruitment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09-2019 慈善组织志愿者招募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慈善组织志愿者招募工作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这一标准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关于志愿者的基本条件。标准明确指出,志愿者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并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能胜任所申请的志愿服务工作。这意味着慈善组织在招募时必须严格审核志愿者的身份信息和健康状况,确保其符合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
其次,在招募流程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包括发布招募公告、接受报名、资格审查、面试考核以及最终录用等环节。其中特别强调了信息公开透明原则,要求招募公告需包含详细的岗位描述、服务内容、时间安排及福利待遇等内容,以便潜在志愿者全面了解情况并作出合理选择。
再者,对于志愿者培训与管理也有明确规定。标准要求慈善组织必须为新招募的志愿者提供岗前培训,涵盖组织概况、规章制度、安全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志愿者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位志愿者的服务经历和服务表现,作为后续评估和激励的基础依据。
此外,关于权益保障部分也做出了具体安排。标准指出,慈善组织应当依法为志愿者购买必要的保险,如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以降低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交通补贴或餐饮补助,体现对志愿者劳动价值的认可。
最后,在监督评价机制上,标准建议建立由内部管理人员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共同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定期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改进招募流程和服务质量。
总之,《DB34/T 3509-2019 慈善组织志愿者招募规范》从多个维度为慈善组织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升志愿者招募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