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农业气象观测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包括草莓的生长发育、气象要素观测以及产量和质量评估。本文件适用于草莓种植区的农业气象观测和服务。
Title: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pecifications - Straw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503-2019《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草莓》是安徽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草莓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为草莓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下将对标准中关于草莓的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观测项目与内容
标准明确规定了草莓生长期间需要观测的主要气象要素和相关生物指标。这些包括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常规气象因子,以及土壤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此外还要求记录草莓的物候期变化,如萌芽期、开花期、结果期等关键节点的时间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全面了解草莓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受到的气候影响。
数据采集方法
对于各项观测指标的具体采集方式也做了具体说明。例如,空气温度采用百叶箱内的干湿球温度计测量;降水量使用标准雨量筒定时记录;土壤温湿度则需利用专业仪器埋设于不同深度处定期读取数值。同时强调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应坚持正常观测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建议。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后才能用于后续分析。标准指出,所有原始记录都应当及时整理归档,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单次观测的结果,还要结合历史同期资料综合判断当前年份草莓生长状况的好坏。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建立长期数据库,以便未来开展趋势研究。
特殊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考虑到草莓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极端天气事件(如霜冻、暴雨等),该标准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在预计有寒潮来袭前可提前采取覆盖保温材料等方式减少损失;面对强降雨,则应及时疏通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导致根系腐烂等问题发生。
总之,《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草莓》为草莓种植者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气候条件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规律,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管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