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再生集料道路基层施工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再生集料作为原材料的道路基层工程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Road 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462-2019《再生集料道路基层施工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再生集料道路基层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等要求,旨在规范再生集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工程中使用再生集料作为道路基层材料的施工活动。这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域范围和工程类型,确保了标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再生集料、再生集料道路基层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再生集料”是指通过处理建筑废弃物或其他固体废物获得的可用于道路建设的骨料。这一部分为后续内容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概念支持。
3. 原材料要求:对于再生集料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粒径分布、强度等级以及有害物质含量等方面的规定。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表现,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4. 配合比设计:强调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混合料配合比例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合理的配合比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有效控制成本。
5. 施工准备: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到位。良好的前期准备是顺利完成整个项目的基础。
6. 摊铺与压实:详细描述了摊铺机作业时的速度控制、分层厚度设定等内容,同时指出碾压过程中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以达到最佳密实度。正确的施工工艺直接关系到路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
7. 养护管理:规定了完成摊铺后的养生措施,如保持表面湿润、避免过早开放交通等,以促进材料充分硬化,延长使用寿命。
8. 质量检验与验收:明确了各阶段的质量检测项目及合格标准,比如抗压强度测试、弯沉值测量等,并强调所有检测结果都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才能视为合格。
9. 环境保护:特别提到在整个施工期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妥善处置废弃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环境不受损害。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览,实际标准还包括更多细节条款。希望通过对上述要点的理解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DB34/T 3462-2019的核心内容及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