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华东覆盆子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方式、苗圃地选择与整理、繁殖方法、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华东覆盆子在江西省范围内的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Rubus idaeus var. humulifolius in East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269-2020 华东覆盆子育苗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华东地区覆盆子的规范化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关键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明确指出,覆盆子种苗繁育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母株作为采种来源。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和消毒。具体而言,种子要用清水浸泡24小时,再用多菌灵溶液浸泡15分钟以预防病害。这一措施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并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概率。
关于育苗基质的选择,标准推荐使用泥炭土与珍珠岩按3:1比例混合配制。这种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够满足幼苗早期生长需求。同时要求育苗盘或育苗床铺设厚度不低于8厘米,并确保底部排水孔畅通。
对于定植密度,标准建议每平方米种植不超过15株。过密会导致通风不良,增加病害风险;而过于稀疏则浪费土地资源。此外,在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摘除多余侧芽,保留主茎顶端2-3个健康芽点即可。
在日常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湿润但不积水的状态。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喷雾频率来降低温度和提升空气湿度。另外,还需注意观察叶片颜色变化,一旦发现黄化或枯萎现象须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肥料施用方面,提倡采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式。基肥可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分次进行。通常情况下,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一次即可满足需求。
通过遵循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显著提高覆盆子种苗的质量和成活率,为后续栽培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