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方鲜食枣主要害虫的防治原则、防治策略、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南方地区鲜食枣种植过程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jor Pests of Southern Fresh Jujub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256-2020《南方鲜食枣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为鲜食枣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4.1 园地选择与管理
原文:园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方。避免在重茬地上建园。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园地选择的重要性。地势平坦有助于均匀灌溉和排水,减少积水导致的病害风险。土壤肥沃能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枣树健康生长,而避免重茬则是为了防止土壤中积累的有害微生物和线虫对枣树造成伤害。合理的园地规划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5.1 物理防治
原文: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等小型害虫,每亩挂设不少于30张。
解读:物理防治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方法。黄色粘虫板能够吸引并捕捉蚜虫等趋黄性害虫,减少其数量,从而减轻对枣树的危害。每亩设置不少于30张的密度足以形成有效的防控网络,确保诱杀效果。
6.2 化学防治
原文:在害虫幼虫期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解读:化学防治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操作。幼虫期是害虫最脆弱的阶段,此时用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效低毒农药的选择既保证了防治效果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两次或三次的重复施药间隔时间合理,既能彻底消灭害虫又能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带来的负面影响。
7.1 生物防治
原文:释放赤眼蜂控制枣尺蠖种群数量,释放量为每公顷5万头。
解读:生物防治通过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来控制害虫,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赤眼蜂作为枣尺蠖的寄生性天敌,在释放后能有效抑制枣尺蠖的数量增长,保护枣树免受侵害。每公顷释放5万头的数量经过科学计算,能够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最佳的防控效果。
以上内容结合了标准中的重点条款进行了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程,以实现鲜食枣的优质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