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草莓生产的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定植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大棚草莓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Strawberry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256-2020《大棚草莓生产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大棚草莓从品种选择到采收的全过程管理要求。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丰产优质的品种。如红颜、章姬等。解读: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至关重要,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果实品质优良,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定植密度:每亩定植8000-10000株为宜。解读:合理的种植密度既能保证光照充足,促进植株生长,又能避免过密导致通风不良,引发病害。具体密度需根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调整。
3. 温湿度管理: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保持在5-10℃;结果期白天22-26℃,夜间8-1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解读:适宜的温湿度环境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通过调控温室内的温湿度,可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4. 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采用平衡型复合肥,开花前增施磷钾肥。灌溉方式采用滴灌,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解读:科学施肥能够满足草莓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而滴灌则能精准供水,防止因水分过多造成烂根现象。
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方法包括黄板诱杀蚜虫,化学药剂使用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轮换用药。解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残留风险,保障草莓产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健康。同时,定期检查植株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也非常重要。